河南省清洁能源供热协会
Henan clean energy heating Association

地热大有可为——2022地热能产业前沿技术创新大会圆满举办

 二维码 1214



2022年10月22-23日,“2022地热能产业前沿技术创新大会”在腾讯会议线上成功召开。大会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地热能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地热能在线、安徽皖丰长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安徽南国冷热综合能源有限公司、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地热能研究中心、河北地质大学地热学院、中能建地热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协办。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汇聚国内外多所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及代表,在线分享地热能产业前沿技术成果。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庞忠和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晹致大会开幕词。

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晹致大会开幕词

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庞忠和、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祝效华、新奥能源研究院深层地热技术中心总经理周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地热专委会主任李元普、地大(武汉)科学技术发展院常务副院长胡祥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李克文等分别为大会作了题为《地热源地球物理场初探》、《地热系统动力学的几个进展》、《高压电脉冲破岩提速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新奥深层地热技术研究进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与地热能产业发展》、《大同盆地高温地热多尺度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热伏发电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等精彩报告。

图片

部分精彩报告展示

中国工程院何继善院士应邀作了大会主旨报告,题目是:地热源地球物理场初探。何院士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广域电磁法勘探原理,并通过实例,讲解了新技术方法在页岩气和地热能勘探中应用。何继善院士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发明了广域电磁法,建立了以曲面波为核心的电磁勘探理论,构建了全息电磁勘探技术体系,实现了频率域电磁法由平面波到曲面波的跨越;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深度高精度探测技术与装备,实现了强干扰条件下电磁信号的高信噪比高精度快速测量。

图片

何继善院士作大会特邀主旨报告:地热源地球物理场初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孔彦龙副研究员作报告:地热计算器3.2:让计算更简单。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院士团队领衔开发的地热计算器能够便于广大用户计算地热开发利用系统的碳减排量。其中,“二氧化碳减排量计算”模块分别基于CCER的方法学CM-022-V01《供热中使用地热替代化石燃料》以及国家标准GB/T 11615-2010《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中所述方法进行计算,可精确评估地热供热项目活动中实现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图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孔彦龙:《地热计算器3.2:让计算更简单》

会议压轴报告完毕后,地热能产业前沿技术创新大会主席、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庞忠和作了全面且精彩的大会总结发言,以浅层到深层产业关键技术的划分方式脉络清晰地回顾了两天会议的1个特邀院士报告和28个主题报告内容,同时也结合国内相关地热项目开发与技术进展勾勒出了地热能产业技术创新现状与趋势,信息量十分丰富,主要涉及浅层地热储热,中深层地热成因机制、勘察设计、热储工程、采灌平衡、第三代储热,地热测量技术、观测技术、模拟技术,中深层地源热泵技术,中深层发电技术,地热碳中和发展战略,深层干热岩探索研究,E-EGS技术,电脉冲钻井技术,工程支撑剂技术,石油技术借鉴,海域地热资源等。

图片

地热能产业前沿技术创新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热研究中心主任庞忠和研究员作大会总结

此外,庞忠和主任高度评价了会议上崭露头角的青年地热人,并鼓励年轻人就要努力做出 “老头们”听不懂的创新技术。最后他代表会议主办单位,向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和参会嘉宾表示了由衷感谢,并宣布“2022地热能产业前沿技术创新大会”圆满闭幕。

来源|地热能在线


最新发布